重庆山城静栖:藏在绿意里的花园式酒店设计新享受

当嘉陵江的风穿过南山树梢,再掠过高空玻璃幕墙,最终停在一处被藤蔓包围的露台上时,你会忽然明白:真正的“重庆味”不只有火锅的麻辣与霓虹的绚烂,还有一座把花园搬进高空、把山城装进庭院的酒店。它不是传统意义上的“度假村”,而是一场关于“花园式酒店设计”的全新实验——让每一次入住,都像在自家后院晒太阳那般松弛。

一、从“山城高差”到“立体花园”

重庆的地形像折叠的宣纸,而这家酒店的设计师干脆把折痕全部打开,顺势切出错落的台地。前台的办理动线被藏进一片香樟林荫,电梯厅不再是冰冷的金属盒子,而是被270°弧形花坛包围的光井。随着电梯上升,视线像镜头拉远:洪崖洞的灯火、千厮门大桥的剪影、以及脚下层层跌落的绿意,一并涌入眼帘——原来“花园式酒店设计”可以如此立体。

二、客房:把“院子”抬高至40层

推开房门,最先迎接你的是一条2.4米长的柚木花槽,薰衣草与肾蕨混栽,像一条漂浮的绿岛把卧室与卫浴轻轻隔开。床头背景不是常见的软包或木饰面,而是一面会呼吸的“植物墙系统”——自带微雾灌溉,夜间自动降低LED色温,避免打扰山城本就敏感的夜色。更巧妙的是阳台:设计师将重庆老街常见的“吊脚”元素转译为悬挑花台,脚下是车流,眼前却是一片私有的小森林。所谓“宁静花园时光”,就是在40层高空,仍能听见蝉鸣。

三、公区:把“慢”写进铺装缝隙

酒店没有传统大堂,取而代之的是一座“内向型”花园广场。水景从地面一直延伸到负一层酒窖,水面漂着本地青石板,缝隙长出细叶芒。傍晚时分,负一层的壁炉与水面倒影一起升温,火光折射在植物叶脉上,像给每片叶子镀了金边。

全日餐厅藏在竹林深处,餐桌间距被故意放大,让风和人都有回旋的余地。早餐不是自助餐,而是由花艺师随机在花园里剪下的可食用花,搭配厨师现烤的石板面包——“花园式酒店设计”在此刻变成可咀嚼的芬芳。

四、动线与留白:让山城故事自己生长

设计师刻意保留了两处“未完成”的角落:

屋顶停机坪边缘的一圈野生狗尾草,每年只修剪两次,其余时间任它与城市天际线对话;

负二层旧防空洞改造的暗室,不做任何装饰,只留一束天光与苔藓。

这两处留白像山城的老巷子,越不刻意,越有余味。它们提醒旅人:真正的奢华不是填满,而是给记忆腾出空间。

五、可持续:让花园反哺城市

酒店的雨水循环系统藏在地下三层,收集的雨水经过三级过滤,重新用于屋顶滴灌;客房内的迷你吧全部取消塑料包装,取而代之的是可降解甘蔗纤维盒;连洗护备品都选用本地药草提取,瓶身回收后统一粉碎,再制成新的花槽板材。花园不仅被观看,也被循环利用——这才是“花园式酒店设计”在城市更新中的长远意义。

结语

在重庆,你可以去洪崖洞打卡,也可以去朝天门看两江交汇,但当夜深灯火渐稀,你或许只想回到这座把花园搬到空中的酒店:点一盏微黄落地灯,让嘉陵江的晚风掠过露台,再穿过薰衣草的细叶,轻轻掀动你的书页。那一刻,山城的喧嚣被绿植过滤,剩下的是只属于你自己的宁静花园时光。

申明:如本站文章或转稿涉及版权等问题,请您及时联系本站,我们会尽快处理!

上一篇:重庆设计酒店:体验山城独特的艺术氛围

下一篇:暂无

返回
13617680498